一端地处中原腹地,另一端位于塞外边疆,河南和新疆两地通过一颗红枣实现交往交流交融,谱写出一段段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。
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。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,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。好想你非凡30年,不仅带动河南一方枣农致富,更将红枣推广种植到新疆在塞外孕育出一方富民特色产业,诉说着“豫疆枣缘”。
1952年出生的孙文奇,大了同乡石聚彬9岁,这也注定了他与新疆的缘分,比起石聚彬早了那么几年。
近日,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好想你”)郑州办公区,大象新闻记者见到了刚从新疆返郑的孙文奇。孙老精神矍铄,十分健谈,“这次是6月2号去的和田,待了半个多月。”孙文奇掐指来回细算,“我今年73岁,算起来去了新疆近百次了。”
说起咱河南新郑枣乡起家的“好想你”,以及“掌门人”董事长石聚彬,早已是名满天下无人不晓。
所谓“一个好汉三个帮”,石聚彬能平定中国枣业江山,背后肯定少不了志同道合的“军师联盟”。身为同乡的孙文奇,便是其中一位。
说起来家乡的大红枣,孙文奇与石聚彬的回忆有着惊人相似度,同样的五味杂陈。在上世纪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,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,家门口遍地的枣树刚刚挂果,不待成熟,便被饥肠辘辘的人们采摘充饥。
“现在都知道大枣是养生果,在过去可是救命果,”孙文奇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,玩笑说:“生着能吃,煮熟了也能吃。枣还不熟,核还是软的,就下肚了。我们小时候流行着一句话,就叫‘吃枣不吐核’。”
1970年,出身贫寒的孙文奇被推荐至孟庄公社五七高中,当时高中班分为普通班和专业班,为了今后的出路,孙文奇报的是农林专业班。
“当时学校也没有专业老师,都是临时去请农林专家来上课。教我们的老师,都是老一辈的拔尖儿专家。其中就有省林业厅下派到基层的林果专家黄品龙。”提及恩师,孙文奇老人眼光里流露脉脉深情,当年,孙文奇是班里的副班长,身兼接送黄品龙到校授课的重任。一来二往,师生之间也成了忘年交。
孙文奇说,黄老师在新郑专门研究枣树,授课时,还特意指派他做调查,每天早上9点准时赶到试验田做记录,“枣树的花期比较长,有一个多月,黄老师给我的任务。就是定时定点清点固定枝条上的枣花,详细记录先后开花的数量,以及之后坐果的数量。“孙文奇说,“之前只知道吃,从没想过还有这么多讲究,要这么精细。”
也正是这种镌刻在儿时记忆里的自然朴素情感,让同乡的孙文奇和石聚彬“不谋而合”。
1972年,作为当时全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,农村户口的孙文奇并没有太多出路。迫于生计,他先是在生产队帮忙打机井,后来又到校办农药厂挣工分。
在农药厂工作的时候,惜才的黄品龙找到了孙文奇,语重心长地对这位弟子说:“不行还过来跟着吧,还搞枣树。”孙文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。
当时新郑县的行政区划归属开封地区,黄品龙创建的大枣试验站隶属新郑县林业局,最初连个固定的地方都没有,就暂住在当地农民家里。直到1974年,才征地建站。
站点就设在孟庄公社,离孙家8里地。孙文奇于是随老师进站当上了临时工,领的是定额工资,每天1块钱,一个月30元。
大枣试验站技术人员不多,黄品龙为了整合科技资源,与河南省农林科学院、林科所、森林保护研究室取得了广泛联系,也集中了一大批农林果木科研顶尖专家。就这样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孙文奇跟着大师们学到了看家本领,育种、培优、防治病虫害,无一不精。
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决定引进果树在荒漠戈壁做防风治沙试点,枣树便是其中被看好的树种之一。兵团为此不远千里,奔赴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地寻求种苗。作为优质大枣主产地的新郑,自然也少不了。
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十团农科所和阿克苏地区试验林场足有10多万亩,最初从新郑引进做试验的枣树苗不足万棵,但对孙文奇他们来说,已经算是大买卖了。
“接到兵团司令部的电话,我们就开始准备。问题是,发货太难了。”孙文奇遥想当年感慨连连,长途货运主要靠火车,且只能通过客车走货运行李。作为站里的棒小伙,又是临时工,这种劳力费神的脏活儿累活儿,他是不二主力。
“当年主管行李发货的是客车货运室,他们认为树苗太多太杂,就是不批。我在郑州火车站一待就是两天,结果一棵苗也没发出去。”孙文奇说,还是货运室一位姓辛的老干部,好奇他愁眉苦脸赖着不走,就过去找他谈心。
“当时的人啊,真是心好。我再三解释这是咱们河南支边大西北建设的大好事,经不住软磨硬泡,车站方面还是开了口子。”孙文奇说,这个口子一开,以后就闸不上了。后来,新疆方面的枣苗发货量也不断增加,每年从20000棵到50000棵不等。
枣树苗最初走客运行李程序,从郑州到乌鲁木齐,路上就要跑三四天,加上备货和两地转运的时间,长达七八天。量大的时候走“拼货”程序,或者申请整车车皮,要么改为火车集装箱集中发货。但火车货运难以保障时间,七八天送到算是顺利的,有时候能拖上十来天。
有条件要上,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。就这样,河南的枣苗,源源不断从孟庄镇拉到郑州,上了车,一路哐当到乌鲁木齐,然后分装至库尔勒,再分散到各个师团。
随着新郑枣苗滚滚西去,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,枣树试验站也发生着深刻变化,1981年,新郑县划归郑州,大枣试验站也跟着升了级,更名为枣树科学研究所,和农林所一起划归县科技局,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方面的联系,也更为密切。1985年,孙文奇凭借突出表现,转为正式职工。
孙文奇说,研究所这边不断改进包装发货工艺,枣苗根部沾满泥浆,再蒙上塑料布。尽管如此,“泥苗”仍然经不起火车一路颠簸,失水问题依旧严重。真正解决枣苗运输难题的,还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,随着长途汽车货运的发展,运苗才彻底实现了准时直达。
“毕竟路途太远,之前的技术指导,主要是和兵团司令部或者一师十团电线月,枣树将要开花的时候,新疆兵团司令部打来电话,说是今年虫害严重,务必派人来实地指导。
孙文奇早年曾得到过森(林)保(护)研究室防虫专家的指点,对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做过专项研究,这次远程实地诊疗,自然是当仁不让。
“坐了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,到了乌鲁木齐,一师十团派来了一辆桑塔纳来接,我还是第一次坐这么高级的轿车。上了车,发现车里还装着两把铁锹。”孙文奇好奇,就问随车带着铁锹是啥意思,负责接待的同志说,从乌鲁木齐到阿克苏全是砂石路,万一碰上沙尘暴,就需要用铁锨铲除路障。“我当时一听就紧张得不得了,没想到这里的自然条件这么恶劣。”
桑塔纳从乌鲁木齐经库尔勒,行程两天到达阿克苏。路上,时不时要下来铲砂子、推车。
兵团职工热烈的欢迎场面,孙文奇至今记忆犹新。现场挂着“热烈欢迎河南专家”的横幅,高音喇叭反复播报集中听课学习的通知。“我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排场,诚惶诚恐,忐忑不安。赶紧第一时间跑到林地去实地查看,证实了我的判断没有错,就是一种叫‘梨园蚧’的虫子。当时我心里就有数了,这个我早就研究过,咱拿手啊。”
孙文奇的专业特长大显神威,虫害一扫而光。也是从这年开始,新疆兵团司令部与他达成了口头协议:以后每年必须来一趟,亲临一线年,河南新郑枣乡,诞生了一家枣业公司,并逐渐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。
这一年,31岁的石聚彬崭露头角。以后的日子里,他将披荆斩棘叱咤风云,继续书写个人的励志传奇与好想你的产业振兴神话。